摄影知识


如何提升更高层的摄影魅力


  在摄影实现大众化、日常化之后,社会公众对摄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摄影人自身也在寻求新的突破。

  这种突破,除了在观看方式上下功夫,朝影像观念艺术的方向转弯,还可以在传统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。继续往前走,就是往深处走—往大自然的深处走,往社会生活的深处走,往人类心灵的深处走。

《台湾,2012年度最佳夜空摄影作品》

  只有到了深处,你才能见常人所未见,拍常人所未拍。

  往大自然的深处去,不是站在高速公路的边上瞄几眼就走,也不是乘坐索道滑行车一带而过,更不是乘坐越野车在呼啸声中荡起尘土然后回到酒店边喝酒,边陈述自己的摄影理想。以上这样的行走得来的看法,都是我们在都市里想象出来而找到的心灵对应物,是自然的表象,而不是自然生态的系统本身。到大自然的深处去,要求我们抛弃所有的交通工具,凭借自己的两条腿行进,用足底触摸大地,用耳朵倾听草的细语、沙粒的呼唤,无论在炎炎烈日下,还是在数九寒冬中。到大自然的深处去,要求我们住在野外,头顶是天,脚下是沟壑,身旁是巨石嶙峋。到大自然的深处去,要求我们全天候地体验、四季中观看,不能在他人带领下只看自己想看的哪一个瞬间。

  往社会生活的深处去,不是一个小时走两公里的“扫街”,不是进了人家吆五喝六地按照既定八股方式摆拍,也不是故意钻到脏乱差的地方寻找倒卧者,用12mm的广角贴近人脸肆无忌惮地夸张拍摄,更不是钻进人群,镜头向上,盲拍大腿上的肉,而是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去接触百姓、了解百姓、认识百姓,体验生活的底色、动人的细节和生命存在的质感;要求我们真心关心他人、热切帮助他人;要求我们坚守人性的善良,超越自我的局限,发现和呈现人的尊严;要求我们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地捍卫事实的客观性和人类对真相的渴望,维护影像的力量。

  往人类的心灵深处走,不是要忽略自我体验,而是要从自我体验里延伸出可沟通的精神内容;不是呆在屋子里自哀自怨,一百遍地重复自己的忧伤和愤懑,刻意用阴暗的影调涂抹一切物象,然后自我欣赏,而是要在自然、社会的深处,为你的所处所在发出马儿嘶鸣般的啸叫;不仅是用镜头“小资”似的玩点“痛”或“快乐”,而是要在爱欲与文明的冲突里,深刻展示人类的痛;不是为痛为痛,而是真的痛;不是仅仅有痛,也有奔放和狂喜。总之,要有作为人的生命体和社会关系结合体的全面体验和呈现。

  在以上所述的深处,才可能有融入了灵魂的新视觉。这种新视觉才不会是纯技术的把玩和炫耀,才不会是一个机械师或化学家的实验。

  世界迅猛地变化,4G时代来了,人们会更加沉浸在虚拟世界里,更加对身边和眼前的事物视而不见。在2014年末,如果你问一个从地铁或高铁上下来的人:“刚才站在你左边的是年轻人还是老人?”他会告诉你是一个女人,没理会年纪;到2015年末,你再向一个下车的人问:“站在你左边的人,是男人还是女人?”他会说不知道。

  然而,世界再变,心灵需求没变;摄影的方式再变,对往深处走的要求没变。


相关文章

首页  电话  在线咨询  顶部